返回新闻动态

IHCD新闻 | 加大节能降碳攻坚力度,推动双碳目标加快实现

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20日   作者: 王宇慧

2024年5月29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中明确指出要“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强化碳排放强度管理,分领域分行业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节能降碳工作,更好发挥节能降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节能降碳是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双碳目标加快实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因此,加大节能降碳攻坚力度势在必行。

但笔者认为,在推进节能降碳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阻碍。

第一,节能降碳技能培训人才缺乏,导致推动节能降碳动力不足。推动节能降碳需要专业技能和知识,但目前在节能降碳人才方面还存在不足。一方面,节能降碳工作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工程技术、能源管理、环境科学等,而推动节能降碳的复合交叉型人才的缺乏,可能会使节能降碳工作的推进缓慢。另一方面,节能降碳领域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发展和更新,缺乏节能降碳人才,将会限制企业的创新能力,影响节能降碳技术和方法的更新和应用。

第二,节能降碳技术和设备更新成本大,导致推动节能降碳能力不足。节能降碳技术和设备是推动节能降碳的基础,但目前在节能降碳技术和设备方面还存在不足。一方面,节能降碳技术和设备往往需要高昂的投资成本。例如,高效的能源生产设备、智能节能控制系统、清洁能源设备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一些企业或组织来说,资金短缺可能会限制其推动节能降碳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节能降碳技术和设备的收益时间周期长,而且技术的快速变革可能会导致新投资的技术很快就被淘汰,这增加了投资的风险,企业的投资意愿降低,从而影响企业推动节能降碳的能力。

第三,节能降碳跨部门协调困难,导致决策滞后和资源浪费。节能降碳工作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需要各部门之间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才能取得成效,但目前在节能降碳跨部门协调方面还存在不足。一方面,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或决策缓慢会导致项目推进缓慢,影响节能降碳成果的实现。例如,当节能降碳项目在企业跨地区经营或涉及多个部门审批时,不同部门可能制定的政策标准不一致,导致节能降碳项目在跨部门协调推进时效率低下,影响节能降碳工作的顺利推进。另一方面,不同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可能导致相同或类似的节能降碳项目在不同部门之间重复开展,造成资源的重复利用和浪费。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第一,加大对节能降碳领域的教育培训投入,培养更多的节能降碳专业人才。首先,企业可以加大对节能降碳领域的教育培训投入,建立相关专业课程和培训项目,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其次,企业可以与相关科研机构或高校等加强合作,加大对节能降碳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推动相关节能降碳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最后,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节能降碳经验和技术,提高我国节能降碳人才的整体水平。

第二,提供对节能降碳财政支持和补贴,加强对企业节能降碳的激励。首先,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财政支持政策法规,设立针对节能降碳技术和设备的补贴和奖励计划,帮助企业降低初期投资压力。其次,金融机构可以设立节能降碳专项贷款,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金融机构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提供灵活的贷款条件,例如延长贷款期限、提供宽松的抵押条件等,以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最后,企业要充分利用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的节能降碳融资支持,加强自身的节能降碳举措。企业可以利用补贴资金进行现有设备的更新和升级,采购更节能环保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引入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三,建立跨部门的节能降碳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首先,企业可以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通过信息平台,各部门可以方便地共享项目进展、成果和经验,促进跨部门协同工作,避免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其次,企业可以建立跨部门的节能降碳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职能,并建立定期会商机制,促进信息共享和政策协调。针对涉及多个部门的节能降碳项目,定期组织跨部门会商,讨论节能降碳工作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协调各部门间的合作,确保工作有序推进。最后,设立跨部门的评估和监测机制,定期对节能降碳工作进行评估和监测。针对节能降碳项目的进展,定期向上级部门和利益相关方报告评估结果和工作进展,确保节能降碳目标的实现。

加大节能降碳攻坚力度是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双碳目标加快实现,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坚定不移地做好更水平更高质量的节能降碳工作,才能积极稳妥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


撰稿 | 王宇慧

编辑 | 宋雅馨

校稿 | 刘   慧

审核 | 贾   明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