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观点

IHCD观点 |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 2024年05月16日   作者: 龚汨嘉 范彩妮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以下简称“双化协同”),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落实我国数字化、绿色化战略的重要抓手。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将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 “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当前,传统行业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依然起到支柱性、支撑性的作用,从存量看,传统产业在经济中占比超80%,依然是满足老百姓衣食住行基本需求的主体。同时,众多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等需要传统产业的支持。目前传统产业有较大的转型升级空间,例如,存在产能过剩、污染严重、中低端产品同质化高、国际竞争力弱等问题。由此可见,促进传统产业双化协同是我国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巩固扩大现代化产业体系基底的需要,关系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

一、 传统产业双化协同的问题和挑战

1. 传统产业双化协同的认知矛盾

在传统产业利用数字化手段改造时,过度数字化会增加能源消耗。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在当前信息和通信技术(ICT)快速发展的现在,预计到2030年,ICT所需的重要元素石墨、锂和钴的开采将增加500%,可能造成潜在的环境污染影响绿色化进程。根据《2020年全球电子垃圾监测》预测,数字垃圾可能成为新的污染源,到2030年,全球电子垃圾将达到7400万吨。

同时,并非所有传统产业绿色改造都需要数字化外壳。以钢铁行业为例,某钢铁企业为解决蒸汽“跑冒滴漏”问题,对蒸汽系统进行节能改造,使蒸汽热量更高效地被传递利用,实现了余能回收与绿色低碳供能双重效果。由此可见,绿色化的改造无需同时增加过度的数字化技术,也能产生巨大的绿色效益。

因此,数字化和绿色化的发展不是完全重合或割裂,深入研究生产环节,根据产业实际研究二者平衡的熵值是推动传统产业双化转型的重要课题。

2. 传统产业双化协同的实践难题

目前,我国传统产业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的问题仍然突出,存在低端供给过剩、高端供给不足等的问题。对传统行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而言,缺乏技术更新和创新能力可能成为双化协同的主要障碍。

由于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相对固化缺乏创新,其发展空间会受到限制,同时面临资金和人才匮乏的问题,难以推动数字化和绿色化改造。由于传统产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企业更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这导致企业在数字化和绿色化方面投入不足。

二、 推动我国传统产业双化协同的建议

1. 出台精准产业政策,推动传统产业双化协同发展。

在促进双化协同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应该出台精准的产业和创新政策,以引导和支持传统行业向绿色化、数字化双向发展。这包括制定针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政策措施,如税收优惠、补贴政策、创新激励等,以激发企业加大在绿色技术研发、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投入。发挥产学研联盟体的作用,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实现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循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产品供给绿色化、产业结构高端化。同时,政府还可以建立产业发展基金,为传统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加速双化协同发展步伐。通过这些精准的政策举措,可以有效引导传统产业向绿色化、数字化的方向转型,推动双化协同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2. 加强企业内部治理,实现传统产业双化协同落地。

实现双化协同需要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强化。企业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建立适应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需求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例如,成立可持续发展部门协调和推动企业绿色化、数字化发展,实现企业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加强建立信息化建设,推动数据共享和协同办公,提高企业内部的数字化运营水平;加强环境管理,建立健全绿色生产体系,推动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治理,可以有效推动双化协同发展理念在企业内部落地生根,为传统产业双化协同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内部动力。

3. 构建碳管理数字化平台, 支撑传统产业双化协同建设。

我国湖南省、安徽省、重庆市等地已在探索建立支撑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的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以实现对企业碳排放和碳管理的全面监测和数据化管理。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加快构建碳管理数字平台,以整合各类碳排放数据和环境数据,为企业提供实时的碳排放监测和数据分析服务,帮助企业准确评估自身碳排放情况,制定合理的碳管理措施。同时应加快推进碳交易和碳配额管理服务,促进碳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企业提供碳减排的经济激励。通过构建碳管理数字化平台,可以为传统产业双化协同发展提供更加科学、智能的支撑,推动企业实现绿色化、数字化双向转型。

推动传统产业双化协同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传统产业一定能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 ”。

撰稿 | 龚汨嘉 范彩妮

编辑 | 宋雅馨

校稿 | 刘 慧

审核 | 贾 明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