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
戴晗悦 贾明
本文结合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低碳消费市场开发经验以及我国消费市场的特征,对我国绿色低碳消费市场的潜力及难点进行了分析。要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市场,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有效应对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供给端转型困难、消费端意识淡薄等问题。未来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方针,激励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推进低碳消费市场建设;加大技术创新,解决转型难题;树立低碳意识,促进全社会低碳消费氛围的形成。
2022年1月21日,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颁布了《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从消费环节着手,设计了绿色低碳消费体系,明确在吃、穿、住、行等多个领域全面推进低碳消费转型。《方案》提出,到2025年,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绿色低碳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重点领域消费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到2030年,绿色消费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产品成为市场主流,绿色消费制度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健全。2022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进一步指出要扩大内需,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市场。该规划对于发挥我国市场规模优势、推动供给端绿色低碳转型、支撑我国“双碳”目标实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一方面,扩大内需,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市场有助于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经济正在从依赖投资和出口向依靠国内消费需求进行转变。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我国是有14亿人口的大国,国民绿色低碳消费潜力巨大,能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消费,有利于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发挥市场规模优势,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减少对外贸的依存度。尤其在我国疫情防控逐步放开、消费活动逐渐回暖的背景下,低碳消费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我国的绿色低碳消费释放出更大的势能。
另一方面,扩大内需,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市场有助于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我国“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居民的消费碳排放量仍处于较高水平,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消费端低碳转型存在巨大潜力,根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53%。同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表明,到2050年,改变人们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能使温室气体减排40-70%。因此,扩大内需,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市场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图1展示了1965-2021年中国、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的低碳能源消费趋势。由图可知,我国低碳能源消费仍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低碳能源消费在2010年后呈现激增态势。我国低碳进程相对较晚,国外其他国家在低碳转型的道路中,尤其在绿色低碳消费市场的运行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因此,可以借鉴国际上其他国家,例如英国、德国、日本等地区低碳消费市场建设路径,通过对比国外低碳消费市场的发展,构建我国的低碳消费市场体系。
图1 1965-2021年部分国家低碳能源消费趋势
(资料来源:https://ourworldindata.org/grapher/low-carbon-energy-consumption)
例如英国积极制定了碳标签相关的标准,专门设立了“Carbon Trust”机构,并发布了全球首个碳标签,完善的低碳产品认证制度有助于引导消费者进行低碳消费,同时也倒逼企业进行绿色化改造推动低碳产业和低碳经济的发展(马岩等,2012)。在德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政府制定并完善了发展低碳市场的法律体系,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生态税、修改机动车税等激励措施,为低碳消费市场运行提供了保障。在日本,形成了“以首相为首的节能领导小组、以经产省及地方经产局为主干的节能领导机关、节能专业机构、节能指定工厂和节能产品生产商和经销商”的四级节能管理体系,其中日本节能中心作为节能专业机构,半年公布一次节能产品排行榜,既对企业进行鼓励与警示,同时也为消费者低碳消费提供了指导(马德秀等,2016)。
现阶段,我国低碳消费市场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根据2022年《中国可持续消费报告》显示,不少因素阻碍着消费者进行低碳产品的购买,例如“难以辨别是不是低碳产品”“价格太高”“低碳产品选择有限”等。
(资料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Zbnl-lSZIdLu71pc4ww7LA)
消费者是否具有购买、使用低碳产品的意愿,是否愿意为低碳产品支付溢价等,成为发展低碳消费市场过程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王秀村等,2012)。已有研究也表明,低碳产品的感知价格高、消费者购买习惯固化、感知可用性低、缺乏市场营销等因素是阻碍消费者选择购买低碳产品的原因。因此,低碳消费市场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不断完善与引导,让消费者逐渐形成低碳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现阶段,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绿色低碳消费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识别绿色产品难度大、产品质量无保障、认证标准体系不完善等是影响低碳消费的重要因素。在绿色低碳消费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仍需国家制定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使用“有形的手”保障绿色低碳消费市场的有效运行。
消费者的低碳消费需求要求企业加大供给方减碳力度、提供低碳型产品,然而企业面临着低碳产品供给能力不足、技术转型与低碳产品制造成本较高、技术卡脖子等问题(朱庆华等,2014)。如果低碳产品供给种类及数量较少,则无法满足消费者绿色低碳消费的需求,限制了低碳消费市场的发展。
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在能源领域消费持续增长,碳排放量不断上升(薄凡和庄贵阳,2022)。此外,大众对于低碳消费的重要性以及急迫性了解较为薄弱,全民低碳消费的氛围还尚未形成。一些传统的消费模式,例如“过度消费”“炫耀性消费”在消费者群体中仍存在(王秀村等,2012)。并且,目前接受低碳宣传教育的主体多为在学校的青少年,而中年群体作为消费主体对低碳消费的了解还不够全面,绿色低碳消费仍有提升潜力。
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市场是当代社会的共同选择,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等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协作努力。国家相应的法规政策为行动提供具体的指引方向,企业提供的低碳产品可以丰富消费者的选择,消费者的绿色低碳消费意识也会促使企业进行绿色生产转型,通过产销两端的相互促进以及国家层面的保障,推动整个绿色低碳消费市场的进程。
首先,政府要实施有效的政策驱动与激励,运用财政、货币、价格等多种政策工具建立健全绿色低碳产品生产和推广机制,在生产端激励企业进行低碳产品研发与销售,在需求端宣传倡导低碳消费。不断完善低碳产品认定标准、监督体系,规范绿色低碳消费市场的运行秩序。其次,国家应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淘汰过剩产能部门,加快传统产业低碳升级改造,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促进重点领域消费绿色转型。最后,国家应加大低碳产品采购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带头进行绿色低碳消费,充分发挥政府的标杆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作为经济两大部门,生产与消费存在紧密关联。消费对生产的发展发挥着指引作用,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市场离不开生产端的供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了解民众低碳消费需求的变化,做好民众低碳消费的调研,在此基础上以需求为指引进行企业的转型升级。在企业战略规划方面,培育低碳管理理念,加大融资力度,引进低碳人才,提升创新水平。进行高耗能设备的更新换代、绿色低碳生产技术的研发培育,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打造低碳品牌,生产出更多环境友好型、绿色低碳型产品,扩大绿色低碳消费市场的供给,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低碳消费市场的建设不仅需要政府、企业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更依赖消费者的积极参与。消费者应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加强低碳生活理念和低碳消费意识。落实国家“双碳”目标,倡导节约的绿色生活方式,认识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绿色低碳消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落实低碳消费,例如选购棉麻等天然材料的衣物、选择低碳餐饮、低能耗建筑、采用公共交通出行、使用清洁性能源等。发挥亲友间互助示范效应,不断强化低碳消费行为,最终形成整个社会的低碳消费氛围。
[1]薄凡,庄贵阳.“双碳”目标下低碳消费的作用机制和推进政策[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01):70-82.
[2]马德秀,曾少军,朱启贵,杨来.“低碳+”战略研究 我国“低碳+消费”发展战略[J].经济研究参考,2016(62):46-52.
[3]马岩,刘尊文,曹磊,李明博,冯晶,周才华,岳文淙.借鉴国外经验建立与完善我国低碳产品认证制度[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37(01):67-69.
[4]王秀村,吕平平,周晋.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S2):50-56.
[5]朱庆华,夏西强,王一雷.政府补贴下低碳与普通产品制造商竞争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14,29(05):640-651.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