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信息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

张雪岩 张莹





2022年11月15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与世界气象组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期间联合主办“全球能源互联网碳中和路径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在研讨会上发布《全球碳中和之路》研究报告,旨在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解决方案。


注:能源互联网,实质上是一种新型的能源系统架构,通过物联网、信息通信技术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将能源生产、传输、储存和消费各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实现多能源的互联互通和协同运行。

毋庸置疑的是,气候变化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并已变为现实而紧迫的气候危机。正如研讨会上中方代表的发言所述,我国始终坚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定力,把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而能源互联网的部署建设正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助推“双碳”目标实现的有力践行,以此为基础,将国家能源互联网嵌入到全球能源互联网体系中去,可加快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低碳能源系统,开辟一条清洁绿色、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全球碳中和之路,为保障世界能源安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图1 理论框架

自我国能源互联网部署建设以来,先后成立华北、东北、长江经济带等能源互联网示范区,打造了一批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同时,以国家电网公司为首的一批能源企业承接重大战略,在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智能电网强化部署、新能源服务推广与优化整合等方面成果显著,对建设我国能源互联网起到关键推动作用。能源互联网的建设,极大促进了我国能源系统的转型,在生产生活中我国清洁能源的消费占比也是逐年攀升。然而,能源互联网的核心思想是将分散的清洁可再生能源资源同传统的化石能源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灵活、智能、高效的能源系统,而要打造这样一个庞大、复杂的能源网络,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困难。我国在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建设规模和复杂性。能源互联网的建设规模庞大,需要跨越不同地域、行业和能源形式,涉及电力、风能、太阳能等多种能源形式的整合和调度,在时空间维度都面临极大的挑战,需要解决技术、规划、建设、管理、维护等多阶段、多领域的复杂问题。

(2)可靠性和稳定性。能源互联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于能源供应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而能源供应的正常稳定事关国计民生,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能源网络涉及多个能源源头和消纳端,需要建立高效的调度和监控系统,保障能源的稳定供应和运行安全。

(3)储能技术和设施建设。能源互联网需要大规模储能技术的支持,以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的问题。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仍面临着成本高、技术效率不足等挑战。同时,储能设施的建设也需要克服空间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4)电网规划和升级。能源互联网需要对现有电网进行重规划、再升级,以实现能源的有效传输和分配。电网的技术和管理也需要与能源互联网建设相适应,如何平稳、有序地实现现有电网的革新升级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5)资金投入。能源互联网的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在装备设施、技术革新、尖端人才等方面花费的成本均是天文数字,绝非一家企业能够承担,而需要多方主体的通力合作。

基于以上我国能源互联网建设所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首先,需要多措并举,加快能源互联网相关技术创新。一方面,以国家电网为首的领头企业,要加大对能源互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投入,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另一方面,要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进行合作,创建技术创新共享平台,加强技术交流,推动新技术的快速应用和推广。

其次,需要多头支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积极引导社会舆论。一方面,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提供政策支持和激励,通过税收补贴、绿色信贷等方式缓解项目建设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向大众科普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未来收益,培养大众清洁能源的消费意识,改善项目建设的舆论环境,增加未来产品的市场需求。

第三,需要多维把控,做好能源网络规划和协调。需要加强能源互联网建设的系统规划和协调管理,明确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整体布局和时间表;同时,根据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和需求情况,在试点地区合理规划能源的生产、传输和消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供应可靠性,稳步推进能源互联网的全面覆盖。

最后,需要多方纳才,重视人才的挖掘、培养和引进工作。人才是第一资源,能源互联网项目从方案规划、技术创新、建设施工到后续的运营维护等阶段都离不开多领域、多层次的人才支撑。而且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建设需要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这就更需要多途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比如,在高校创办相关研究院、开设相关专业;积极引进所需的海外尖端人才;企业内部挖掘具有潜力的专业员工进行培训等等。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 ”。


撰稿 |

张雪岩 张莹

编辑 |

范彩妮

校稿 |

刘   慧

审核 |

贾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