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中国虚拟人行业深度研究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1074.9亿元和62.2亿元。预计2025年分别达到6402.7亿元和480.6亿元,虚拟人产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字员工”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环节,得到了我国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例如,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国内首个数字人产业专项支持政策——《北京市促进数字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尽管该行业市场前景广阔,但“数字员工”仍处于行业发展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第一,“数字员工”带来的人类职业可替代性,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员工的工作安全感产生了潜在威胁。“数字员工”可以24小时连续工作,拥有强大的记忆能力、超强的环境适应力,其带来的实际经济效益巨大。德勤事务所通过一份调研报告指出,一家收入200亿美元、拥有5万名员工的企业,其中20%的工作若用RPA自动化操作完成,可为企业每年带来超3000万美元的利润。据估计,到2033年,大约40%—50%的工作将使用智能算法实现自动化。“数字员工”的出现冲击着人类社会就业,结构性失业不可避免。
第二,当前“数字员工”的交互能力较差,从而导致用户体验感较差。“数字员工”所采用技术仍不发达,主要运用的是动作捕捉技术,高度依赖脚本,所以,在交流时“数字员工”只能单纯传达文字,无法较好地传达情感和情绪,导致用户更多的感受到“机械性关怀”,而不是有温度的服务。特别是当目标用户是老年人群体时,当前“数字员工”所提供的服务远不能够满足老年人需求,特别是在服务“空巢老人”时经常会因无法理解老年人需求而受到诟病。
第三,“数字员工”带来的数字安全和伦理问题。社会老龄化造成企业“用工荒”加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然而,企业在运用“数字员工”时,会因其自身的设计缺陷,违规收集或滥用用户的隐私数据。同时,“数字员工”也可能遭受病毒或外来黑客的攻击,造成敏感数据和隐私数据的泄露,从而给企业和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次生安全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解决“数字员工”在引入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充分发挥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的积极作用。
第一,政府、社会、企业和员工个人多措并举,共同应对“数字员工”带来的挑战。首先,政府要在制度等宏观层面适当降低“数字员工”对劳动力市场结构带来的冲击,引导多方主体帮助老年人力资源跨越“数字鸿沟”。其次,在社会层面加大对失业人员数字化技能的培训力度,提升这一群体的数字化技能与再就业能力。再者,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帮助员工提升人机协作能力,实现人和“数字员工”1+1>2的协同效应。最后,员工个人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培养创新型思维,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事更加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工作,努力成为机器人无法替代的高精尖人才。
第二、促进政企合作以提高“数字员工”的服务成熟度。“数字员工”的情感沟通与交互性取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大力支持“适老化”技术的开发设计,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障。特别是由政府牵头促进企业与高校的创新合作,探索“数字化养老”的新模式。作为RPA企业,要在底层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利用语音语义识别、生物特征识别、机器学习、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提升“数字员工”的智能化水平和认知、情感交互能力,推出适配老年人场景的“数字员工”,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服务。
第三,针对“数字员工”所涉及的数字风险和伦理问题进行监管,引导企业和个人提高数字安全意识。首先,政府要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风险防控工作,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条款,明确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的保护范围,对企业进行数字责任方面的引导,对“数字员工”进行更强的监管,避免用户数据的滥用与泄露。其次,企业应建立完整的数据收集与管理制度,加强对“数字员工”收集和使用用户数据的监管,形成分级、分类的风险防控机制,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密码平台,控制“数字员工”的访问权限,有效保护敏感数据的安全,避免数据的泄露。再者,设计“适老性”的“数字员工”,防范老年人掉入套路陷阱,管理“数字员工”带来的数字化风险。最后,社会各界媒体不仅自身要把握好信息发布的尺度,而且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公众特别是老年群体的信息保护意识,加强舆论监督,曝光企业违规使用“数字员工”的行为。